YOUTUBE ICON FB ICON WC

箏人箏事 – 王榮:回憶與古箏有關的美好

王榮:回憶與古箏有關的美好

23491665

早前香港學校音樂節(古箏組別)比賽之際,古箏演奏家王榮老師受邀擔任評委,期間接受了香港古箏網採訪。王老師優雅端妍,漫漫而談,語透珠璣,對話輕鬆而愉快。學琴的點點滴滴恰是如今每一個小小琴童都深有共鳴的;恩師邱大成先生的培養學生的良苦用心令人敬佩不已,如今王榮自己也為人師耕耘箏園二十載,感慨益多。整理成文分享,或對你我有所鼓勵有所啟發。願汗水灑過,歲月沉澱,我們都收穫這樣的恬淡,並且仍不停歇地追求。

0 (6)

    

稚子學琴

王榮出生音樂世家,父母都在武漢音樂學院任教,父親是單簧管老師,母親則是古箏老師,稍年長的哥哥也習音樂,家庭文化氛圍濃郁。目染耳濡,她很小便顯露出音樂天分。母親教學生古箏,她在一旁靜聽,很多曲子沒有看過樂譜就已經背下來,可以從頭到尾唱了。開明的父母開始並沒有讓她和哥哥專門學習哪一種樂器,而是單簧管、古箏都有涉獵。有一天,父母準備決定哥哥所學的專業,於是猜拳,「剪刀、石頭、布」,爸爸贏了,就這樣,哥哥專門學單簧管了。回憶及此,王榮也不禁為家人一向如此有趣的處事方式所樂。

0 (4)

王榮小時候還兼學鋼琴和舞蹈,在古箏上顯示出聰穎天資,加上條件使然,家裡最終決定讓她主攻古箏。小小的她,反應靈敏,在家學薰陶之下,識譜能力、節奏感、音樂感都棒極了。
第一次帶上義甲彈奏古箏,大約在她七歲的時候,練琴的時間變長了,母親的管束也明顯嚴格多了。乖巧的她是父母的開心果,在練琴的時候卻常常帶著眼淚,「媽媽有點小暴力,」王榮調皮地說,「有時候我還沒有開始彈,她就已經拿著尺子坐到我邊上了,那時候琴面板上總是有我的眼淚。」但是即使這樣,她還是會問:「媽媽我彈得好嗎?這個對嗎?」令人不禁莞爾。大概也因這樣可愛的性格,當我們問到那時候每天練習多久,她也說不上來幾個小時了。就這樣一直步入五年級(當時小學是五年制),准備考學。求學之路一路順暢,她深深感激父母付出了太多。家人沉甸甸的愛,讓她無論走到哪裡,都感到心安有所依。

     

北上學藝

1988年,她順利考上中國音樂學院附中。孤身北上,驟然離家,12歲的小女孩沒有沉浸在離別的失落中,卻是感到鳥兒出籠般的暢快自由,「離開父母的管束,彈錯了再也不用挨打了,」率真的王榮打趣道,可是道出了萬千琴童的心聲。「課時非常自由,學習完全靠自覺,所有事情都得自己打理了。」「不過有時也未免枯燥,好像每天都是在練琴。」

0 (7)
從附中到大學,十年,王榮除了寒暑假回家,主要都在北京度過,母親曾多次到學校看望她。王榮提到,直到現在她已經參加工作多年,母親一直覺得對女兒有所愧疚,在北京的十年裡對她關心不夠。「我很理解媽媽,她當時也正年輕,那十年正是她人生最燦爛的時候,她把時間和精力都投入到她的學生身上在,她的事業上了。媽媽是個好老師,是我的榜樣。」

      

回憶恩師邱先生

大學,王榮跟隨著名古箏演奏家邱大成先生學習。恩師故去二十二載了,但老師的教誨長存心間。王榮談到,邱老師不但在學業上對他們要求嚴格,生活上也非常關照他們。老師不僅精通音樂,也是少有的對樂器深有研究的人,他曾在樂器廠工作多年,對琴的材質、面板的厚薄、箏碼的高度都如數家珍,連上的琴弦也是十分漂亮。

0 (3)
那時候大家的琴都不多,大都只有一台,天天與琴相伴,對琴的感情非常深,「我們幾個女弟子都像女超人,攜琴提架,來來往往,不在話下。」王榮印象深刻,有一次進琴房,戴上指甲一試彈,便知邱老師來過了,幫忙調過琴,「我老師調的琴弦,就好像剛剛出廠一樣。老師不是隨便給一個新琴安上琴碼就拿去用了。他知道什麼鬆緊程度是最好的,知道琴要上到什麼樣的張力。」
每次考試之前,邱老師總是會幫學生把琴都整理一遍。考試的過程,老師也會全程錄影。考完試後,學生要到他家裹回看自己的演奏。那時師生圍坐一起學習探討的情景歷歷在目,可歎如今已是天人永隔。「邱老師1997年冬天去世,我們98年夏天就畢業了,真的就是把我們這幾個孩子送到最後一站!」

      

文化使者

王榮大學畢業後入伍,到了解放軍藝術學院。擔起教職,方才意識到肩頭的責任之重,也是再次蛻變的漫長歷程。
在教學之外,她和同仁們還承擔一部分外事演出任務。每次活動,整個團隊都精神抖擻,認真準備。演奏我們民族的音樂,讓嘉賓領略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,是大家倍感自豪的時刻。國母彭麗媛非常喜愛古箏,曾在釣魚臺,以箏為禮,贈送給前來交流的澳大利亞育文武女子中學。當時王榮有幸為遠道而來的客人介紹和示範演奏古箏,以一曲《漁舟唱晚》贏得滿堂掌聲。

240370099

倏忽間,二十年過去了,曾有七十多個國家的總統、元首、國防部部長等貴賓到訪,民樂系接受外事任務,獻演的傳統曲目已逾二百首。

     

香港有感

第一次到香港做評委,香港給王榮的感覺,第一,有秩序,第二,有傳統。「一個傳統保留得非常好的地方。孩子們尊師重道,很有禮貌。」聽了三十三場演出,香港的古箏學生也留給她很不一樣的印象。「他們發自內心地喜歡古箏,整體水準都很好,有些方面比大陸的孩子更強。可能兩岸家長對傳統藝術的重視程度不一樣。大陸很多孩子是家長讓他們去學古箏,香港孩子更可能是出於自身對此的喜愛而學,沒有人逼他們。」王榮笑著補充,「還有,這邊學古箏的男孩的比例可能比大陸稍多一點,而且都很帥氣,有氣概。」
作為評委,王榮也談到了古箏教育的問題:我的老師有一個觀點,不能把所有學生都培養成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。他非常注重表演者的個性。個性是隨著人的成長逐步形成的。基礎一定要打好,從小就要非常注重規範學習,節奏、音準都要抓緊。形成了一套體式以後,再去展現個性。當你想擁有個人的風格和個性,一定是建立在你有了一定的根基之上的。
我們上次舉辦音樂會,很多同學都來了,每個人都展現不同的風格,我們就感慨,這和邱老師當時的教學理念是分不開的。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長,在教學中,我越來越感受到邱老師的教導,真的是受益不盡。

0 (1)


若果大家對本文或箏炫網站內容有任何建議或查詢,歡迎致電箏炫查詢熱線35282708。
大家亦可電郵至  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。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 查詢。

想隨時隨地知道更快更新的古箏消息,請加入箏炫Facebook專頁

 箏炫國樂微信公眾號

箏炫國樂 微信公眾號